旧工业厂房变身为高端深圳文化产业园

站在雁盟酒店文化产业园里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铁青色的建筑,简洁、时尚。园里的各个展馆都在忙里忙外,为文博会做准备。

从一个破旧工业区到文化产业园,经过短短两年多的产业蝉蜕,雁盟走过了令人鼓舞的产业跨越。

雁盟酒店文化产业园是政府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以“展示・体验・交易” 为定位,以“一条文化通道、两个基本园区”建设为核心,是集采购、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雁盟构建起以买家、卖家、厂家、专家“ 四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和市场链,有效地整合了以酒店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上游产业和提供酒店高端中介服务的下游产业,从而有力推动中游的酒店用品市场,链接全国、乃至全球的酒店用品关联企业。

自去年首次参加文博会以来,雁盟借助文博会的“文化平台”快速发展,产业园在首期建设中已进驻30余家企业。同时,园区还设立了公共服务中心、企业孵化中心、设计研发中心三大中心。三大中心推进了雁盟的资源整合,将园区建成新服务、新产品的研发基地,现代信息服务业体制创新的试验基地,以及深圳文化产业推进现代信息服务的样板。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填补了制约中国酒店产业发展的行业短板,雁盟首创中国酒店产业的“硅谷模式”,让入驻品牌在零距离对接中实现整体增值。

“雁盟的意义,绝非是将一处破旧的工业厂房变身为高端的文化产业园那样简单。”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教授认为,雁盟对于深圳酒店产业,对于宝安、深圳的产业升级,以及对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提升和深圳发展方式转变意义深远。 “雁盟已经成为深圳文化产业的一张闪亮明片。”

深圳收购工业厂房后进行改造

深圳很小,1991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面积的1/9,上海面积的1/3。但深圳开发比例却很高,2008年建设用地917平方公里,已开发46%,而北京、上海、香港却只有20%、30%、24%。

未来,深圳新增建设用地极限潜力仅为142平方公里。按以往每年十几平方公里的消耗速度,十年之内,深圳将会无地可用!这就是深圳的真相。

深圳的困境,就是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明日的困境。走出困境,深圳从多渠道破题。

从城市更新中挖潜力 企业也有“保障房”!
2008年底,深圳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型产业用房”的概念,人们形象地将其称呼为“企业保障房”。

保障房租售并举,售价实行限价,租金实行指导价,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按照规划,深圳将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安排新建、回收回购、吸引社会资本建设等六种方式,在2年内建设500万—600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

如此大规模的企业保障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旧改———旧工业区升级改造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创新型产业用房,或者由政府整体租用、收购工业厂房后进行改造。